新闻动态
可能很多网友都留意到,由美国提出的俄乌30天全面停火协议,已经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拒绝。那么为什么前期普京愿意停火,如今却改变主意了呢?我认为核心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五点:
一、战场优势下的战略考量
俄军当前在战场上处于攻势,尤其在库尔斯克地区已夺回86%的失地,并包围了约2500名乌军士兵。估计普京认为,此时停火会中断俄军推进节奏,给予乌军重整旗鼓的机会。俄方更倾向于通过持续施压巩固战果,而非接受“冻结冲突”的临时方案。
二、对西方意图的深度不信任
俄方多次强调,美国在提出停火的同时恢复对乌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,本质是“为乌军争取喘息时间”。普京顾问乌沙科夫指出,美方缺乏停火监督机制和实质性安全保障,停火后乌军可能借机补充装备、动员兵力,甚至反扑。此外,俄方担心西方会将停火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俄罗斯,进一步孤立俄方。
三、停火条件的根本性分歧
请注意,普京原来提出的停火前提包括:
1. 停止对乌军援:要求西方彻底切断武器和情报支持,否则冲突可能因乌军再武装而升级;
2. 领土问题让步:乌克兰需承认克里米亚及顿巴斯等四地归属俄罗斯,并承诺不加入北约;
3. 有效监督机制:需建立覆盖整个接触线的停火管控体系,防止乌方在停火期间采取军事行动。
但是,这些条件未被美乌接受,因此才导致谈判陷入僵局。
四、对乌克兰立场的强硬回应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明确表示,不会承认被占领土,并强调“领土完整是红线”。普京则认为,乌方在未放弃军事目标的情况下接受停火缺乏诚意,甚至提出乌军需“放下武器投降”作为人道主义停火的前提。由此可见,双方立场的根本或者叫绝对的对立,使全面停火根本难以实现。
五、国内政治与长期战略需求
俄国内强硬派认为,接受停火会削弱俄罗斯的谈判筹码,且美国提出的方案未解决冲突根源。普京在2024年底已表明,俄罗斯需要的是“有保证的长期和平”,而非短暂停火。此外,普京通过展示对美谈判的强硬姿态,可巩固国内支持,避免被批评为“对西方妥协”。
尽管俄方同意部分措施(如30天内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),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俄乌冲突全面停火仍遥不可及。俄乌双方及背后的博弈方缺乏互信,且各自核心利益难以调和。正如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所言:“任何协议都必须按俄罗斯的条件达成”。未来,若西方持续军援乌克兰,或俄军进一步扩大优势,停火可能性将更趋渺茫。您说呢? #欧洲瞭望台#